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22郑州楼市最新消息(郑州楼市最新消息2021新政)

2022郑州楼市最新消息

9月24日,一则“多个特大城市全面放开落户”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热搜内容显示,郑州、济南、昆明、大连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全面放开落户条件。

日前,河南省会郑州发布新政,凡在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可在郑州申请落户。

今年以来,河南多地出台一系列稳楼市新政,此次郑州放开落户条件,对当地楼市平稳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

放宽落户条件

9月14日,郑州市公安局就《郑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条件。凡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在郑州市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郑州市常住人口比2010年增加397万人,增长46.07%,常住人口总量达到1260万人,在河南省内从2010年的第三位跃升到第一位,成为河南省唯一一个常住总人口超过1000万的市。

397万的增量位居全国各城市第五。同时,郑州所在的河南是我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全省户籍人口过亿,常住人口也达到了9883万人,因此未来郑州人口的增长空间仍很大。

2021年9月,《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在2021年第18期《求是》杂志上公布。根据普查数据显示,超大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7城;特大城市共14座,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除了郑州,大连、济南和昆明等大城市也已全面放开落户,更有城市祭出“零门槛落户”的大招。例如,大连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放开落户条件的通知,全面放宽个人落户学历和年龄限制。中职学历以上取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有缴纳社保记录、拥有合法产权房屋等均可落户,大连户籍人员的父母、配偶、子女也可投靠落户,几乎实现“零门槛”落户。

值得一提的是,以广州、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也对落户条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例如,今年6月广州正式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片区)实施方案》,将在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其中,包括进一步优化入户条件,降低城镇落户门槛,建构分类弹性落户机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逐步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此外,上海优化了早在2019年执行的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将原来的购房资格确认函改为人才住房政策认定函,有效期延长了一倍,同时将区域工作时间由“一年以上”缩短至3个月或6个月,这也意味着更多符合条件的人才具有了购房资格。

政策暖风频吹,对楼市有多大作用?

中指研究院分析认为,放开落户条件有利于促进合理购房需求的释放,对当地楼市平稳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

郑州房地产市场依然处在低迷阶段。9月21日,郑州2022年第二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除去出让活动前夕终止的3宗地块,剩余14宗地块全部以底价成交,总成交价103.24亿元。

从出让结果看,拿地企业依然以地方国资出面托底为主,民企暂无出手斩获。其中,郑地集团独揽7宗地,保利发展、中建七局等也均有收获。

土地市场再度遇冷背后,是处境艰难的郑州房地产市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郑州新建住宅价格、二手房价格比7月分别下降0.4%和0.8%。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同样也显示房价处在下行区间。该局数据显示,8月郑州市新建住宅销售5919套、面积71.6万平方米、均价11992元/平方米。7月,上述数据分别为7668套、93.93万平方米和13234元/平方米。整体对比这两个月数据,除新建住宅批准预售面积8月比7月略有提升,余下数据包括商品房批准预售套数及面积(包括住宅和非住宅)、均价等,8月均低于7月。二手房方面,成交及均价有升有降,整体波动不大。

为了纾困房企、提振行业信心,今年以来郑州已出台一系列楼市纾困政策。其中,8月31日,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印发了《关于“1 8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协同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22年9月1日起,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协同发展进入实施阶段,实现互认互贷,助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许昌、漯河、新乡、焦作、济源“1 8郑州都市圈”经济发展。

9月初,郑州市印发《郑州市“大干30天,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全面复工”保交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向全市所有停工楼盘“宣战”,也给市场带来了信心。该方案要求10月6日前,实现郑州全市所有停工问题楼盘项目全面持续实质性复工。

郑州楼市最新消息2021新政

最近,全国多地出台楼市松绑政策。

3月23日,哈尔滨取消了实施近4年的区域性“限售”政策;青岛近期也调整了远郊区限售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60个城市出台松绑楼市政策。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各地楼市调控政策也越发趋向灵活。

在这轮楼市政策“松绑”动作中,走在全国最前列的则是河南省会郑州市。

3月1日,郑州市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该通知包含19条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被称为郑州楼市新政19条。

放宽限购、取消“认房又认贷”、推行棚改货币化安置……郑州由此成为今年全国首个全面放松限购限贷的城市,被推到聚光灯前。

郑州打响“第一枪”

“就目前全国楼市政策来讲,郑州新政力度是比较大的”,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郑州不但放松了限购限贷,更重要的是给了市场更多的想象空间。

具体政策层面,郑州率先放松了限购政策,规定子女和近亲属在郑州工作、生活的,鼓励老年人来郑投亲养老,允许其投靠家庭新购一套住房,还明确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这意味着,以家庭为单位,本市户口可买第三套,单身可买第二套,外市户口也可买第二套,这实际上是取消了限购的规定;而针对改善型需求取消“认房又认贷”,则放松了限贷的标准。

此次郑州19条楼市新规,还明确土地竞拍保证金最低比例下调至挂牌价的20%,土地出让金可在成交后1年内实行分期缴纳。同时还宣布,将集中利用3年时间,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确保2024年群众回迁安置全部完成。

舆论指出,下调保证金、分期支付土地出让金,可以进一步降低开发商拿地成本,减轻资金压力,提振开发商信心;重提货币化安置,可以释放一批需求,有利于商品房市场去库存。

宋向清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郑州楼市新政出台之后,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据他观察,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交易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多。宋向清说,“核心区、中心区反响较大,交易量增长较快,市郊或者远郊区县变化相对不太明显”。

多家机构数据显示,郑州新政出台后,市场确实有所活跃,成交上也有积极表现。诸葛找房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后2周,郑州新房共成交2819套,较前两周上升4.3%;郑州二手房共成交1795套,较前两周上升10.9%。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是全国除北京外,又一座严格执行高差额税的城市。即非满五唯一的住宅,交易时差额税按差额的20%征收。高昂的差额税之下,郑州二手房市场活跃度一直不高。

不过,郑州新政发布不久,二手房税费政策便出现调整。郑东新区、经开区、航空港区已开始执行新政,个人转让住房时,无法提供完整房屋原值、有关合理费用凭证的,按核税价的1%征收个人所得税。

这相当于取消了执行7年的20%差额税,对于二手房市场来说自然是重大利好。多位当地房产中介称,3月新政出台后,房地产市场转热,成交量已有所上涨,但房价还算稳定。

“大涨七成”“开盘排号”“热起来了”,央视财经3月21日报道郑州楼市新政时如是说。

据报道,新政发布20天后,郑州楼市已经有明显回暖。在新房方面,新政发布后看房人数明显增多,尤其是核心热门区域增量明显,不少楼盘还没有开盘,但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排号了。

二手房方面,央视财经的数据显示,与去年12月周均相比,3月前两周周均带看量提升38%,而成交增幅则更明显,提升70%。

在宋向清看来,郑州楼市新政还处于不断发酵的初期。他认为,未来1-3个月,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期。

“最理想的状态是成交量上涨了,大家的情绪释放,对经济发展的预期提升,但商品房的价格没有出现剧烈上涨、暴涨现象。”宋向清说。

楼市“松绑”背后

事实上,在出台楼市新政前,郑州楼市持续疲软,房价已连跌4年。

郑州楼市在2016年7-9月发展势头迅猛,但仅持续3个月就开始下行。郊区限购、严格限贷、高昂首套利率等高压调控,使郑州楼市自2017年下半年至今一直处于疲软态势。

而过去的一年,由于洪水、疫情以及房地产行业自身原因,在郑州有超过40多个楼盘宣布延期交付,更有不少的房企陷入困境,河南本土房企建业地产甚至还向政府发出求助信。

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郑州二手住宅成交套数为2228套,环比下跌36%,同比下跌44%;诸葛找房的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月郑州新房成交6686套,较12月环比下降30.7%。

外界分析,这很可能是此次郑州楼市新政出台的重要原因。

宋向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去年经历洪水灾害和重大疫情,郑州楼市进入了冰点,整个楼市弥漫着悲观情绪,且在持续发酵。他表示,如果房地产领域的这种情绪蔓延到其他行业,对整个经济发展,对于增强信心,提升经济发展的预期是不利的。

而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看,郑州楼市供大于求,去库存压力很大。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郑州全市(含下辖县市)住宅用地成交面积2.2亿平方米,同期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7亿平方米,土地存量大,去库存压力较大。近几年,郑州推动的城中村改造规模大,这部分的存量亦较为突出。

宋向清说,楼市新政出台以前,郑州供大于求这种现象持续存在,很多的楼盘销售比较困难,虽然有一些促销、打折、降价政策,但多重因素下整个楼市需求没有释放出来,很多的楼盘销售并不是很顺畅。

我爱我家集团原副总裁、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几年郑州新房的供应量偏大,虽然也有很多产业和人口迁入,但是市场需求不振,如果不做一些调整和放松的话,对于房地产行业压力可能会比较大。

宋向清认为,新政出台之后,需求得到释放,尤其是信贷政策的灵活放开,为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增长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闲置的楼盘得以消化,楼市供求关系会更加趋于平衡,楼市的这种积极面会进一步放大。

在2月15日召开的郑州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上,代市长何雄对郑州房地产业做了分析判断:“以前郑州每年人口净流入40万,住房需求非常旺盛。仅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两项,差不多就能把郑州商品房存量消化掉。”

楼市新政的实施,无疑一定程度上可以把上述需求释放出来。

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楼市时,在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同时,增加了“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这一表述。

这让很多城市开始积极尝试调整楼市调控政策。分析认为,库存高企、供大于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郑州,走在全国前列出台较大力度的宽松性楼市政策,也在情理之中。

哈尔滨的情况与郑州相似。自2021年下半年至今,哈尔滨楼市下行明显,叠加数次疫情反复影响,市场成交量一直探底,购房者保持观望态度。所以,与郑州一样,也率先出台了稳定楼市的政策。

哈尔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取消实施近4年的区域性“限售”政策,主要目的是方便市民交易,刺激市场活跃度,也有利于促进改善性、刚性需求的释放。

改变正在发生

除郑州、哈尔滨之外,多地楼市调控政策也越发趋向放开,差别只是“松绑”的程度不同。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开年以来,全国有超60个城市松绑楼市政策,涉及放松限购限贷、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统计利率、放松限售限价等。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房贷利率方面有所下调;哈尔滨、青岛、南昌、宁波等城市在限购、限贷方面有所放松;重庆、福州、温州、赣州、佛山、宁波、南宁、北海、防城港、驻马店、唐山、菏泽等城市在首付比例方面有所降低。

3月19日广西防城港、北海、南宁同时宣布降首付,南宁二套房商贷降至30%,防城港与北海,首套首付降至20%。一天三个城市同时降首付,足见当地松绑楼市动作之迫切。

中央层面,多部委也密集表态释放积极信号。

国务院金融委称,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应对方案。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机构召开会议,对房地产发展作出安排,通过权威媒体表态支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财政部也明确表示,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超60个城市发布了各种稳楼市的政策超过70次,叠加部委发布的政策更是已经接近100次。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央对地方楼市松绑政策的容忍度有所提高,政策放松的空间正在扩大是受访专家的广泛共识。

以郑州楼市新政为例,胡景晖表示,郑州楼市新政出台之后,没有像前两年有些政策那样出现“一日游”的情况,而且央视还进行了报道,可以看作是房地产市场“吹暖风”的一个积极信号。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放松将使得购房者认购的门槛降低、机会增加,客观上释放了积极信号。

在胡景晖看来,各地楼市“松绑”是一个趋势。但他认为,市场的观望情绪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有马上立竿见影效果。“得到市场普遍的响应,估计还需要两三个月”,他说。

全面放松限购限贷,郑州打响了“第一枪”。在宋向清看来,郑州楼市新政是全国楼市由冷向暖转换的一个信号,但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回暖,现在还不能下确切的结论。但可以确定的是,改变正在发生。

(原题:《郑州打响“第一枪”,多地松绑楼市背后》)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